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纳税期限名词解释
释义
    纳税期限是指税法规定的关于税款缴纳时间方面的限定,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最后时间限制。纳税期限是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任何纳税人都必须如期纳税,否则视为违反税法,受到法律制裁。
    纳税期限的形式:
    1、按期纳税:根据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通过确定纳税间隔期,实行按期纳税。按期纳税间隔期分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和1个月共6种。纳税人的具体纳税间隔期由其主管税务机关核定。以1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10日或15日内申报纳税;以其他间隔期为纳税期限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税款;
    2、按次纳税:根据纳税行为的发生次数确定纳税期限,如印花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
    3、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按规定的期限预缴税款,年度结束后汇算清缴,多退少补。这是对按年度计算税款的税种、为了及时平衡地取得税收收入而采取的一种纳税期限。分期预缴一般是按月或按季预缴。如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5: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