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保密审判是否会对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法制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
释义 | 法律分析:保密审判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和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秘密,但是过度的保密审判可能会对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法制建设产生负面影响。在审判过程中,如果过多的信息被封锁,会导致公众对法律的不信任,并且无法保障被告人的权益。因此,必须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公开审判过程和判决结果。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9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条:“公开审判是法院审判工作的基本原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11条:“涉及国家秘密的审判活动,应当采取保密措施,但必要时可以公开。” 综上所述,保密审判必须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被告人的权益,以建立公正透明的法制建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