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诈骗5万元以下如何定罪? |
释义 | 受贿罪的评价规则根据受贿数额分为三种情况:受贿数额不足1万元不构成犯罪;受贿数额达到1万-3万元需有其他较重情节才构成犯罪;受贿数额达到3-5万元构成受贿罪的基本犯。根据情节不同,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索取他人财物,或者收取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数额达到1万元以上、有其他严重情节,或者数额达到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不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成立受贿罪的基本犯。 也就是说,在受贿5万元以下的时候,存在3种评价规则: 1、受贿数额不足1万元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 2、受贿数额达到1万-3万元,需要同时有“其他较重情节”才构成犯罪。 这些情节是: (1)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 (2)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 (3)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4)拒不交待赃款赃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无法追缴的; (5)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6)多次索贿的; (7)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 (8)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3、受贿数额达到3-5万元 构成受贿罪的基本犯情形。 在上述2、3两种情形下,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拓展延伸 收赃金额低于5万元的定罪标准与刑罚量刑探讨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对于收赃金额低于5万元的定罪标准与刑罚量刑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收赃数额是定罪量刑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对于收赃金额低于5万元的案件,通常会根据具体情节综合评判,考虑到赃物来源、数量、价值等因素,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意程度等因素,来确定是否构成犯罪并量刑。一般情况下,收赃金额低于5万元的案件可能会被判处相对较轻的刑罚,如拘役、有期徒刑缓刑等。然而,具体的判决结果还需要根据法官的裁量和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确保对收赃金额低于5万元的案件进行公正、合理的定罪与量刑。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受贿金额低于5万元的案件,存在三种评价规则。首先,当受贿数额不足1万元时,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其次,受贿数额达到1万元至3万元,需要同时具备其他较重情节才构成犯罪。最后,受贿数额达到3万元至5万元时,构成受贿罪的基本犯情形。在实际判决中,法官会综合考虑赃物来源、数量、价值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意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定罪与量刑。确保对收贿金额低于5万元的案件进行公正、合理的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贪污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一款 【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