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纠纷的判决结果可以强制执行多久? |
释义 | 法律分析:判决结果一般可以强制执行10年,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延长执行期限。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被告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两年。”即判决结果默认执行期限为两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执行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债权人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未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执行,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即判决结果如果在两年内未被申请执行,就不能被强制执行。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执行裁判可以延长执行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原执行期限的一半,并经申请执行人书面同意。”即在特定情况下,执行期限可以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原执行期限的一半。 综上所述,在土地纠纷的判决结果中,如果债权人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未申请执行,就不能被强制执行。如果需要延长执行期限,则需要申请执行人书面同意,并且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原执行期限的一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