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涉嫌犯罪是有证据了吗
释义
    涉嫌犯罪不是有证据了,法院判决前,仍然不能认定构成犯罪。
    只是涉嫌犯罪,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罪犯。是否构成犯罪应当以法院审理,依法判决予以确定。只有人民法院经依法审理后,判决是否有罪,其他任何人、任何机关都没有权力确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某一人是否有罪。因此,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在表述“犯罪”的时候,前面要加上“涉嫌”两字。
    刑事犯罪如果没有证据一般在24小时内释放,如果超出该时间,则是警方掌握了某些犯罪事实,转入刑事程序。进入程序后,除了律师外,家属均无法见到本人,只有律师可以。
    从保障人权出发,在侦查、检察阶段,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统称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最后犯罪嫌疑人是否构罪,构成什么罪,须经法律依法判决。有罪的,经判决生效后,犯罪嫌疑人被称为罪犯。无罪的,释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第三十八条 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第四十四条 辩护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威胁、引诱证人作伪证以及进行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
    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辩护人涉嫌犯罪的,应当由办理辩护人所承办案件的侦查机关以外的侦查机关办理。辩护人是律师的,应当及时通知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或者所属的律师协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