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后“夫妻”间给予经济帮助的条件 |
释义 | 离婚时一方给予另一方经济帮助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 1一方必须存在生活困难。 2一方必须是在离婚时存在生活困难。 3另一方须具有给予帮助的经济能力。 一、双方无过错离婚怎么判? 由于我国实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在离婚时,如果夫妻双方都对对方没有过错的,这时候法院会根据公平原则,平等地进行财产的分割。但是,就算双方对离婚的产生都没有过错,因为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一般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法院在具体分割财产的时候,还是会部分倾斜于此类弱势群体。同时,虽然双方都没有过错就不能主张离婚损害赔偿,但是在离婚的时候还存在针对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权,以及针对对家庭付出较多的一方经济补偿权。经济帮助权主要是指,在离婚诉讼进行的时候,一方存在生活困难的情况,比如离婚之后就没有房子居住,这时候有负担能力的一方应当给予适当的帮助。经济补偿权,主要针对的是一方主内,另一方主外的情形,对家庭生活付出较多的一方,可以在离婚时请求对方支付一定经济补偿。 二、残疾人可以提出离婚吗 如果法院认定双方感情确实已经完全破裂了,则残疾的一方不同意离婚的,也会判决准予离婚。离婚后一方存在残疾且生活困难的情况,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补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由法院裁决。 三、经济帮助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经济帮助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从时间上看,一方生活困难必须是离婚时已经存在的困难,而不是离婚后任何时候所发生的困难都可以要求帮助; (二)从经济条件上看,受帮助的一方有生活困难。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 (三)从另一方的经济能力来看,提供帮助的一方应有负担能力。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条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