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保候审的最大期限是多久?
释义
    根据相关规定,取保候审最长期限为12个月。在这期间,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不能中断。如果发现被取保候审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后,需要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相关单位。
    法律分析
    12个月。
    取保候审最长12个月才能解除。
    1、对于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2、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
    3、对于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的申请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取保候审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被批准保释,暂时获得自由身,并在一定期限内等候审判的一种措施。申请取保候审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按照特定的程序进行。一般情况下,申请人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无法逃避法律制裁的风险、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无严重违法犯罪记录、不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危害等。申请程序包括递交书面申请、提交相关证据材料、接受法庭审查等。申请后,法庭将综合考虑案情、社会危害性、申请人的个人背景等因素作出决定。最终,如果申请成功,犯罪嫌疑人将被取保候审,按照规定的最长期限等待审判。
    结语
    12个月,取保候审的期限。侦查、起诉、审理不得中断。对于不应追究刑责或期限届满,应及时解除。通知被取保人和单位。取保候审是侦查阶段批准保释的措施。申请需满足条件和程序。无逃避风险、有住所和收入、无重罪记录、不危害社会等。递交申请、提供证据、接受审查。综合考虑后,法庭决定是否取保候审。最终,等待审判的最长期限。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21: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