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哪些人有权利提出回避
释义
    1.当事人,1997年以前当事人专指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起诉阶段称犯罪嫌疑人,在检察院起诉以后称被告人。
    2.被害人,1997年以前被害人的地位相当于证人,不属于当事人。1997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将被害人列入当事人。被害人有要求回避的权利。
    3.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许多刑事犯罪都会给他人带来经济损失,遭到损失的人要求经济赔偿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这种民事诉讼往往由刑事法庭附带审理。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多数情况下就是被害人,但也有时候不是。如故意杀人罪,被害人已经死亡,死者家属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4.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多数情况是刑事被告人,但也有时候不是。如未成年人犯罪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受损失的人只能起诉未成年人的父母要求赔偿。出租汽车肇事,死者家属起诉出租汽车公司要求赔偿。
    法定代理人。以上四种人有权利要求办案的警察、检察官、法官、书记员、翻译、鉴定人回避。以上四种人是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不能行使申请回避权时,他们的监护人可以代理他们行使行使要求回避权。
    一、诽谤罪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状怎么写
    1、首部应当写明:
    (1)文书名称,即“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
    (2)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
    2、正文应当写明:
    (1)诉讼请求;
    (2)事实与理由;
    (3)证明损失的证据等。
    诉讼请求,应当写明请求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赔偿的项目和具体数额。事实,应当写明因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造成实际经济损失的情况。理由,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写明为什么应当电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承担民事责任。证明损失的证据,应当一一列明名称、种类及来源。
    3、尾部应当写明:
    (1)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称;
    (2)附带民事起诉状的份数;
    (3)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签名或者盖章;
    (4)具状时间。
    由于附带民事诉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的,检察机关已经对犯罪行为提起公诉,因此,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中应当重点写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物质损失的情况及有关证据。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2: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