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违法的构成要件包括
释义
    一、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般地说,违法行为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缺少任何一个就不能称违法行为:
    1、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2、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3、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原则上,由于过错,才构成违法行为。但没有过错,法律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仍应承担。
    4、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二、违法行为有哪些分类?
    违法就是指违反现行法律,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违法行为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按照其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
    违法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违法是指一切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狭义的违法,则是指严重地违反法律,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我们在这里是从广义上对违法进行论述的。
    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是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区别是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比违法行为严重,犯罪行为大多数要负刑事责任,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
    三、违法行为和其它一些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违法行为与其他一些行为的存在着区别。
    1、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行为。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不同于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违法行为当然不能发生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希冀的为法律所肯定的有效结果。但是,不能认为法律上无效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有些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也并不构成违法。
    由此可见,公民违背法律法规,对社会造成伤害的行为都统称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主观、客观、主体和客体方面,在主观上表现为当事人故意为之,客观表现是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对于违法分子的处理,不构成犯罪的,按照治安管理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则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