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集体所有制改制程序如下: 1、产权界定及国有资产的处置,家依法划分和认定存在于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归属; 2、确立企业的改制方案,包括改为股份合作制、有限公司等; 3、进行资产评估; 4、订立章程; 5、报有关部门审核; 6、出资并验资; 7、确立法人治理结构; 8、召开公司创立大会; 9、注册登记。 一、集体企业的设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有企业名称、组织机构和企业章程; 2、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必要的设施并符合规定的安全卫生条件; 3、有符合国家规定并与其生产经营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数额和从业人员; 4、有明确的经营范围; 5、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集体企业改制需要以下材料: 1、企业主管上级提出的改制申请; 2、上级主管单位的批复; 3、产权界定申报表; 4、资产评估报告书; 5、企业的改制方案; 6、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 7、改制后新企业的企业章程; 8、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9、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改制验资报告。 总的来说,集体企业进行改制有利于激发集体企业的活力,而改制时首先要进行产权界定及国有资产的处置,再制订改制方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 第十四条 设立集体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审批部门批准。 设立集体企业的审批部门,法律、法规有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 集体企业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