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私了和公了在交通事故后的处理方式 |
释义 | 交通事故后,私了有利于解决公共司法资源,但如果无法保险理赔或确定责任,应报警,由公安机关调查,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交通事故私了后人伤加重,可协商多赔付,如不成可起诉,主张侵权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 法律分析 一、发生交通事故后是“私了”好还是“公了”好 1、发生交通事故后一般情况下“私了”较好,有利于解决公共司法资源,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但如果双方协商“私了”解决交通事故难以实现保险理赔或难以准确确定肇事各方责任,当事人应当报警,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来“公了”较为妥当。 2、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二、交通事故私了人伤后来加重了怎么办 交通事故私了人伤后来加重了可以先和对方协商多赔付,如果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对方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结语 交通事故后的处理方式是私了还是公了,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私了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尊重当事人意愿。但若无法实现保险理赔或明确责任,应报警并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以公了为宜。受伤后加重可先协商赔偿,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向法院起诉,主张侵权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残疾导致的生活费用和收入损失也应予以赔偿。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八条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六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