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程档案保管期限是多长? |
释义 | 档案的保存期限原则划分为永久保存、长期保存、短期保存三种,不同类型的档案有不同的保存期限要求。工程档案列为永久保存,人事档案列为长期保存,会计类档案资料保存期应按会计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法律分析 档案的保存期限原则划分为永久保存、长期保存、短期保存三种。 工程档案(土建技术、质量、安全、经营; 水暖、电气、外分包等文件档案、电子档案、声像档案)列为永久保存; 人事档案列为长期保存; 会计类档案资料保存期应按会计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拓展延伸 工程档案保管期限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程档案保管期限的具体规定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一般来说,工程档案保管期限通常为20年或30年。在这个期限内,工程档案应妥善保存,并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利害关系人进行查阅。工程档案的保管期限的设定是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确保相关信息的可追溯性和可查证性。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工程可能会有不同的保管期限规定,因此在具体操作中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工程档案的合规管理。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档案的保存期限原则分为永久保存、长期保存、短期保存三种。工程档案属于永久保存类别,人事档案属于长期保存类别,而会计类档案则根据会计制度规定执行保存期限。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具体情况下,工程档案的保管期限可能有所不同,通常为20年或30年。保管期限的设定旨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并保障相关信息的可追溯性和可查证性。在操作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规管理工程档案。 法律依据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30年、10年三种。电子政务项目档案保管期限为30年的对应《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中的长期,保管期限为10年的对应短期。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