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实行疑罪从无原则了吗?
释义
    疑罪从无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而是在刑事诉讼法里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原则。
    根据该规定,如果证明被告人构成犯罪的证据没有达到确实充分的要求,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疑罪从无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适用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讼法对疑罪从无原则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的适用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侦查阶段:侦查机关终结案件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要求,若证据不足则不得终结,不得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审查起诉阶段: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四款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审判阶段: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三)项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国家赔偿实行原则是怎样的
    国家赔偿的实行的原则:
    1、惩罚性原则;
    2、补偿性原则;
    3、抚慰性原则。
    我国刑事诉讼原则
    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包括一般性法律原则,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包括特殊诉讼原则,如侦查原则、检察权等。具体的有:
    1.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人民法院在进行刑事诉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严格执法,刑事案件都很严重,所以不能有徇私枉法。
    2.侦查、检察、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个人或其他团体不能参与,各个机关各司其职,也不能混淆,法律工作都要其严谨性。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犯罪嫌疑人是指有重大嫌疑的人,而不是罪犯,他们有权为自己辩护,这是他们的权利。
    4.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更不能私自对人处以私刑,法院是辩证是否有罪的场所,必须经过法院审判才能定罪。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还有很多,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获得全部。
    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包括哪些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有: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与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4.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6.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都有哪些
    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1、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不为罪,法无明文不处罚。
    2、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对于一切人的合法权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护,不允许有任何歧视。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
    
     该内容由 曲兴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