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事业单位基数怎么算 |
释义 | 1.单位缴费基数,为本单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2.个人缴费基数,按规定的统筹工资项目核定,是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3.机关单位(含参公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月工资收入中的以下项目: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 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月工资收入中的以下项目: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 5.个人工资超过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也就是说个人缴费基数最高只能为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个人工资低于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一、五险缴费基数与工资关系 职工个人以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的月平均数作为本年度月缴费基数,其中:新进本单位的人员以职工本人起薪当月的足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参保单位以本单位全部参保职工月缴费基数之和作为单位的月缴费基数。 职工的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是指,职工在上一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整个日历年度内所取得的全部货币收入,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二、铁路职工退休金怎么算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2、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因此,在养老金的计算中,无论哪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职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 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记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与当地的平均工资数据相挂钩。作为制定社会保险征缴标准的依据,平均工资公布后,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也随之进行调整。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