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行为人散布谣言的行为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散布谣言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具体责任如下: 1、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要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2、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尚不构成犯罪的,要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3、如果散布谣言,构成诽谤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如下: 1、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2、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3、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 4、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综上所述,谣言是虚假的言论,散布谣言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对于不构成犯罪的散布谣言的行为,一般处最低五日、最高十日的拘留,并处最高五百元的罚款。如果散布谣言的行为构成犯罪,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