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执行人信息多久可以消除,案件己结 |
释义 | 《删除条件规定》明确了删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条件,包括全部履行义务、达成和解并确认履行完毕、法院裁定终结执行。法院应主动及时删除符合条件的信息,当事人也可申请删除。案件执行完毕或自动履行判决后,法院应及时删除被执行人。若法院未删除,可向执行法官反映要求删除。最高法院规定,符合条件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应从名单库中删除。 法律分析 删除条件《规定》明确了删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条件,即失信被执行人如果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或者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符合条件应予删除的信息,人民法院应依职权主动、及时从名单中删除,当事人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删除。1、要求是法院要主动及时,但并没有时限的规定;(走流程,1-3个工作日即可)2、法院“忘记”的,当事人赶紧提醒一下。案件执行完毕或者已经自动履行判决的,法院应当及时将被执行人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如果案件已经履行完毕,而法院未删除,可以向执行法官反映,要求及时删除。最高法院关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规定第七条?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一)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二)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的;(三)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拓展延伸 被执行人信息消除时限及案件结案程序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执行人信息的消除时限与案件结案程序存在一定的关联。被执行人信息的消除一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例如,如果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债务或者申请了破产清算,执行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及时消除相关信息。而对于案件的结案程序,则需要根据案件的性质、争议的复杂程度等因素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执行案件的结案程序包括立案、审理、判决等环节,其中的时间跨度也因案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因此,被执行人信息的消除时限与案件结案程序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无法简单地给出一个固定的时间。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执行人信息的消除时限与案件结案程序存在一定的关联。被执行人信息的消除一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例如,如果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债务或者申请了破产清算,执行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及时消除相关信息。而对于案件的结案程序,则需要根据案件的性质、争议的复杂程度等因素来决定。因此,被执行人信息的消除时限与案件结案程序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无法简单地给出一个固定的时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八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八条 在执行中,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的,人民法院可以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九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