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立案后多久能够收到法院立案通知书? |
释义 | 诉讼程序要点:递交诉状后,法院在7日内立案,开庭需1个月左右。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后15日内提出答辩状。普通程序案件应在6个月内审结,可延长6个月。简易程序案件应在3个月内审结。民事诉讼程序包括确定管辖权、明确被告、递交起诉状、发送副本给被告、被告提出答辩状等。根据法律,起诉可递交起诉状或口头起诉。 法律分析 一、递交诉状后多久通知立案 递交诉状后,如果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递交诉状到开庭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首先,法院需要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然后,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二、民事诉讼多久判决下来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三、民事诉讼程序是怎样 1.首先要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 2.要有明确的被告,被告要正确; 3.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4.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的民事诉讼程序,递交诉状后,法院会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并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延长六个月,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递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有困难,也可以口头起诉,由法院记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