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停止侵害属于什么责任 |
释义 | 停止侵害属于民事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方式,又称“民事责任形式”。是指行为人违反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形式。既是对权利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的补救方法,又是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具体方法和制裁不法行为的具体措施。其方式取决于民事责任的职能及行为的性质、权利被损害的状况等。传统民法认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仅限于财产责任形式,中国民法典为切实加强对民事权利的保护,根据司法实践的要求,责任形式更为广泛。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中的规定,停止侵害属于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区别: 1、民事责任重在补偿,而刑事责任重在惩罚;民事责任的前提是需有损害后果发生,而刑事责任则不一定要产生后果,均承担惩罚性责任; 2、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而刑事责任主要是剥夺人身自由,甚至生命; 3、构成的主观要件不同:故意和过失对于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影响程度大不相同;由于刑事责任重在惩罚,因此故意和过失对于刑事责任的影响非常大,而民事责任主要是补偿性,但相较于刑事责任区别不大,主要看给他人带来的损害有多大,若造成的损害非常大,就要承担巨大的民事责任。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中的规定,停止侵害属于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