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纠纷调解不服时如何应对? |
释义 | 调解后不服,可向法院起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可调解处理民间纠纷引起的违法行为,协议达成则不处罚。若调解不成或协议不履行,公安机关将依法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分析 调解后不服,可以到法院起诉。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拓展延伸 应对民事纠纷调解不服的有效策略 当面对民事纠纷调解不服的情况时,采取一些有效策略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您可以仔细研究调解协议,确保自己对其中的条款和约定有清晰的理解。如果您认为调解协议存在问题,可以寻求法律咨询,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可行的解决途径。其次,与对方保持沟通,尝试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如果沟通无效,您可以考虑寻求第三方中介或仲裁机构的帮助,以便达成更公正和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最后,如果所有努力都无法解决争议,您可以考虑诉讼的选择,将争议提交给法院进行裁决。记住,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策略是关键,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结语 调解后如有异议,可向法院起诉。在民间纠纷中,公安机关可通过调解处理轻微的打架斗殴或损毁财物等治安违法行为。若调解成功并达成协议,不会受到处罚。若调解未果或协议未履行,公安机关将根据法律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面对调解不服的情况下,您可以仔细研究协议、寻求法律咨询、与对方沟通、寻求第三方中介或仲裁机构的帮助,最终可选择诉讼途径,以确保权益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条 人民调解员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可以邀请当事人的亲属、邻里、同事等参与调解,也可以邀请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经验的人员或者有关社会组织的人员参与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支持当地公道正派、热心调解、群众认可的社会人士参与调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