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本文介绍了合同的法律效力条件以及相应的法律效果。合同必须满足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表达真实意愿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及公序良俗的条件才能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合同成立,双方当事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且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法律分析 合同在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1.合同双方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双方的意愿表达真实; 3.该合同需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的法律效力有: 1、双方当事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 2、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拓展延伸 合同有效条件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其中,合同生效的条件包括:首先,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其次,当事人必须就主要条款达成合意,且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此外,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也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另外,合同需要采用书面形式。最后,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合同中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容,则该部分内容将被视为无效。 结语 合同只有在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并经过合法的签订后,才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合同成立并产生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