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受伤员工寻求赔偿无果,如何应对? |
释义 | 工作中受伤老板不赔偿的处理方法:保留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护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包括工作时间内事故伤害、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事故、履职暴力伤害、职业病等。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等,视伤残等级而定。处理流程:送医治疗、工伤认定申请、根据认定结果办理赔付。 法律分析 一、工作中受伤老板不赔偿怎么办 工作中受伤老板不赔偿的处理方法如下: 劳动者可保留受工伤的证据,包括受工伤的原因、治疗工伤的医疗费、因治疗工伤的误工费等费用条据的原件,保留、固定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身的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工作中受伤了怎么赔偿 在工作中,职工由于一些不能预见的因素导致自己身体受伤的情况出现,用人单位是要按照工伤险的赔偿标准来对职工进行赔偿的,其中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住住宿费等等,如果有特殊的情况还需要赔偿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具体根据受伤的等级来决定。 三、工作中受伤了如何处理 工作中受伤了,应当按照以下流程处理: 1.将受伤职工送医治疗; 2.进行工伤认定,由其用人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3.认定为工伤的,按照认定结论办理工伤赔付。 结语 工作中受伤老板不赔偿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保留受工伤的证据,包括原因、医疗费用、误工费等费用的条据原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若符合工伤认定条件,职工有权获得工伤赔偿。在工作中受伤时,用人单位应按照工伤险的赔偿标准进行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处理受伤情况时,应将受伤职工送医治疗,申请工伤认定,并根据认定结果办理工伤赔付。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八条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