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虐待罪涉及的主要主体是谁? |
释义 | 虐待罪的主体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具有一定亲属或扶养关系,且互相存在虐待行为。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家庭成员权利、采用肉体和精神折磨手段,以及故意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情节恶劣者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重伤或死亡者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一、虐待罪的主体有哪些 1、虐待罪的主体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或者扶养关系。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二、虐待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中国刑法中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依法享有的权利、权益以及被害人的人身权利。 (2)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采用殴打、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进行超体力劳动等肉体摧残手段,以及侮辱、限制行动自由等精神折磨手段,对被害人的身心进行经常性的摧残和折磨,使被害人遭受到肉体上、精神上的痛苦。 (3)犯罪主体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即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属关系或扶养关系,而且又是同一家庭的成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拓展延伸 虐待罪的主要主体:揭示虐待罪背后的关键参与者 虐待罪的主要主体是指在虐待行为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参与者。这些参与者可以包括虐待者、受害者、目击者、相关机构和社会群体。虐待者是指实施虐待行为的人,可能是家庭成员、监护人、雇主或其他关系人。受害者则是遭受虐待行为的人,可能是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或弱势群体。目击者是指亲眼目睹虐待行为的人,可以提供证词和证据。相关机构包括执法部门、社会服务机构和法律机构,他们负责调查、起诉和保护受害者。社会群体则是指社会大众,他们在揭示虐待罪和支持受害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深入了解虐待罪背后的关键参与者,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打击虐待行为,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结语 虐待罪的主体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同一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或者扶养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可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若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可处以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虐待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权益和被害人的人身权利,行为人采用肉体和精神折磨手段对被害人进行经常性的摧残和折磨,犯罪主体是同一家庭的成员,主观方面是故意。了解虐待罪的主体有助于预防和打击虐待行为,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条之四 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九条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