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过失爆炸罪和爆炸罪区别 |
释义 | 过失爆炸罪与爆炸罪的区别在于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主体要件的责任年龄和犯罪形态。过失爆炸罪是出于过失,只有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而爆炸罪是故意构成,只要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构成犯罪。过失爆炸罪的责任年龄是16周岁,而爆炸罪的责任年龄较低,14周岁以上。爆炸罪有既遂和未遂之分,而过失爆炸罪不可能出现未遂形态。 法律分析 过失爆炸罪与爆炸罪都是以爆炸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二者的区别在于: 1、主观方面不同。 过失爆炸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出于过失,既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对其引起爆炸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也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应当预见其爆炸行为可能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未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 而爆炸罪是由故意构成,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 2、客观方面不同。 过失爆炸行为只有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 爆炸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爆炸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构成爆炸罪。爆炸罪的成立并不要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实际后果。 3、主体要件的责任年龄不同。 过失爆炸罪行为人年满16周岁才能构成。 而爆炸罪由于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所以法律规定这种犯罪处罚年龄的起点较低。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爆炸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犯罪形态上不同。 爆炸罪有既遂、未遂之分。 过失爆炸罪由于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才能构成犯罪,因此,不可能出现未遂形态的发生。 拓展延伸 过失爆炸罪与故意犯罪的法律界限 过失爆炸罪与故意犯罪的法律界限是指在刑法领域中,对于爆炸行为的犯罪责任的界定和区分。过失爆炸罪是指因过失行为导致爆炸事件发生,并对他人造成损害而构成犯罪的行为;而故意犯罪则是指明知故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实施爆炸行为,目的是造成损害或危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法律界限的核心在于区分行为者的主观意图和责任程度。过失爆炸罪主要关注于行为者是否在合理预见的情况下未能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而故意犯罪则强调行为者的故意和恶意。因此,准确判断行为者的主观意图和责任程度对于确定犯罪类型和量刑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爆炸罪和过失爆炸罪都以危害公共安全的爆炸行为为犯罪行为,但在主观方面、客观方面、责任年龄和犯罪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过失爆炸罪强调行为人的过失,只有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而爆炸罪则是故意构成的,无需实际后果。过失爆炸罪年满16周岁可构成,而爆炸罪年满14周岁即可负刑事责任。爆炸罪可分为既遂和未遂,而过失爆炸罪只有既遂形态。准确判断行为者的主观意图和责任程度对于确定犯罪类型和量刑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