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的诊断有哪些规定 |
释义 | 职业病诊断应由法定医疗机构承担,方便职业病患者。国务院制定统一标准和办法,有利于职业病诊断。职业病诊断需综合分析,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诊断为职业病。规定了严格的诊断程序,包括集体诊断、共同签署、审核盖章,确保责任明确。 法律分析 1.规定职业病的诊断由法定的医疗机构承担。这就是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承担;同时还规定,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这样规定是考虑了职业病的诊断不同于一般疾病的诊断,而有特定的要求,同时还要方便职业病病人。 2.规定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如果涉及到职业病伤残等级的鉴定办法,则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这样有统一的标准和办法,职责明确,与《职业病防治法第10条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制定也是相协调的,有利于职业病的诊断。 3.规定了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的因素,同时明确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对于这项规定有过不同的看法,最后还是采纳了卫生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同时考虑这是有利于保护劳动者权利的。 4.严格规范诊断行为,规定了法定的程序,也就是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3名以上取得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与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审核盖章。这项规定通过集体诊断、共同签署、审核盖章几个程序,既考虑职业病的复杂性,又是采取对劳动者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也确立了相关机构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职业病的诊断应由法定的医疗机构承担,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和方便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了统一的职业病诊断标准和办法,确保了诊断的一致性。职业病的诊断应综合分析多个因素,并排除其他致病因素,以保护劳动者权益。严格规范了诊断行为,要求医疗机构进行集体诊断、共同签署诊断证明书,并经审核盖章,以确保诊断的可靠性。这些规定既考虑了职业病的特殊性,也体现了对劳动者负责的态度,并明确了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二条 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后果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有关部门收到相关的检举和控告后,应当及时处理。 对防治职业病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