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转让武器装备罪的具体构成要件是什么? |
释义 | 非法转让武器装备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体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刑罚从三年到死刑不等。立案标准包括非法转让枪支、手榴弹、爆炸装置等,或者数量不满规定但后果严重,以及非法转让其他武器装备和导致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情况。 法律分析 一、非法转让武器装备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非法转让武器装备罪的客体要件是武器装备的管理、使用制度; 客观要件是非法将军队的武器装备出卖或者转让给他人。这里的非法出卖或者转让,是指违反武器装备管理规定,未经有权机关批准,擅自将武器装备出售、馈赠他人,或者换取其他物品。主体要件是为特殊主体,只适用于申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九条非法出卖、转让军队武器装备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出卖、转让大量武器装备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非法转让武器装备犯罪的立案标准 是什么 1、非法出卖、转让枪支、手榴弹、爆炸装置的; 2、非法出卖、转让子弹10发、雷管30枚、导火索和导爆索30米、炸药1千克以上; 或者不满规定数量,但后果严重的; 3、非法出卖、转让其他武器装备的; 4、非法出卖武器、装备零部件及维修器材和设备,致使武器装备报废或者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 拓展延伸 非法转让武器装备罪的法律要素及其适用条件是什么? 非法转让武器装备罪是指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将武器装备转让给他人或组织的行为,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其法律要素包括:1.主观要素,即故意或明知转让行为违法;2.客观要素,即转让的对象必须是属于法律规定的武器装备;3.特定要素,即转让行为必须具备非法性质。适用条件包括:1.转让的武器装备属于法律禁止或限制的范围;2.转让行为未经相关部门的许可或批准;3.转让行为具有非法的目的或结果。根据具体情况,法院将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和条件,来判断是否构成非法转让武器装备罪。 结语 非法转让武器装备罪是指未经许可将武器装备转让给他人或组织的违法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构成要件包括:武器装备的管理、使用制度;非法出卖或转让行为,违反武器装备管理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出售、馈赠或换取其他物品;主体要件适用于特定人员,如军队现役人员和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等。根据具体情况,法院将综合考虑主观、客观要素和适用条件,来判断是否构成该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39条,犯罪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最高可判处死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三十九条 非法出卖、转让军队武器装备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出卖、转让大量武器装备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三十七条 违反武器装备管理规定,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的编配用途,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三百七十九条 战时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为其提供隐蔽处所、财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