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么知道签的是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 |
释义 | 可以通过两者的区别进行分辨。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主要区别是:(1)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组织,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两者不能都是自然人;劳务合同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都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2)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3)主体的待遇不同。(4)确定报酬的原则不同。(5)雇主的义务不同。(6)合同内容的任意性不同。(7)法律调整不同。(8)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9)合同的法律责任。(10)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 一、劳动纠纷和劳务纠纷有什么区别 1、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劳务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双方的约定。2、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关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经济法调整,而劳动关系则由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范调整。3、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关系的主体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时都是法人或组织;劳务关系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都是法人、组织、公民,也可以是公民与法人、组织。 二、建筑劳务合同需要交印花税吗 建筑劳务合同不需要交印花税。 建筑劳务合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合同,属于劳务合同中的一种,也是一种以赚取劳动者的劳动力为差价的合同。对于公司所签订的劳务输出合同应属于服务性合同,在税目、税率表中并未列举该类合同,因此不用缴纳印花税。 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如下: 1、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 2、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合同的双方主体间存在着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 3、雇主的义务不同。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给用人单位强制性地规定了许多义务; 4、调整的法律不同。劳务合同主要由民法调整,而劳动合同由相关法律规范调整; 5、不履行合同的法律责任不同。劳动合同不履行所产生的责任不仅有民事上的责任,而且还有行政上的责任; 6、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两类纠纷的区别参考劳动合同纠纷案由部分的内容。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