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何时可以进行二次笔录? |
释义 | 第一次和第二次询问笔录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差异,第一次笔录较简单,第二次笔录则针对性更强。公安机关需取得相关证据后才会进行第二次笔录。笔录是将证人、犯罪嫌疑人等的身份和话语记录下来的专业术语。报案、控告、举报可以书面或口头提出,接受时应记录为笔录。录二次笔录通常是为完善第一次笔录记录不充分而进行,配合侦查机关如实回答问题即可。 法律分析 在司法实践中,第一次询问笔录与第二次询问笔录是有一定的差异的。第一次询问笔录一般比较简单,因为在第一次询问的时候,公安机关掌握的只是案件的大致情况,对于细节一般是不会了解的。第二次询问笔录公安机关取得部分证据后,会针对性的提出问题,由犯罪嫌疑人进行解答。因此,只有当公安机关得到相关证据后仍有相关疑问,才会做第二次笔录。 公安局做的笔录分为两种:一种是询问笔录,针对受害人、证人等的,一种是讯问笔录,是针对犯罪嫌疑人,违法行为人的。笔录是法律行业中的专业术语,就是将证人、犯罪嫌疑人、或目击证人的详细身份和话语记录的文字。根据规定,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 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 如果出现了录二次笔录的情况,也不要太过担心,因为大多数情况是在完善第一次笔录中记录不充分的问题,只要如实回答问题,配合侦查机关就好。公安局做的笔录分为两种:一种是询问笔录,针对受害人、证人等的,一种是讯问笔录,是针对犯罪嫌疑人,违法行为人的。 拓展延伸 二次笔录的法律要求和限制 二次笔录的法律要求和限制主要涉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进行二次笔录、二次笔录的时间限制以及相关程序。根据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二次笔录需要在初次笔录后的合理时间内进行,以确保证词人的陈述准确无误。然而,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可以进行二次笔录,通常需要满足合理的理由,如新的证据出现或关键信息被遗漏等。此外,二次笔录的进行也需要符合相关程序,如通知参与方、保留记录等。总之,二次笔录的进行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要求和限制,以确保证词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结语 笔录是司法实践中重要的记录方式,第一次和第二次询问笔录有一定差异。第一次笔录简单,因公安机关对案件细节了解有限;第二次笔录则是在获取部分证据后,有针对性地提问犯罪嫌疑人。公安局的笔录分为询问和讯问两种,记录证人或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话语。报案、控告、举报可以口头或书面提出,接受者应记录并经当事人确认。二次笔录常见于完善第一次笔录不充分的情况,只要如实回答问题,配合侦查机关即可。二次笔录需遵守法律规定,包括合理时间、合理理由和相关程序,以确保真实和合法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三条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