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关于医患纠纷处理有什么注意事项 |
释义 | 法律分析:医患纠纷处理的注意事项有: 1、患者在起诉时应注意是否超过了诉讼时效; 2、医患双方的举证责任不同; 3、应选择最恰当的法律、法规及有针对性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和保护自己的权利。 一、如何防范医疗事故发生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2、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 4、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医疗质量强化我们医务人员及时服务、应答服务、谨慎服务、非特异性服务以及廉洁服务观念,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教育和业务素质教育。 5、实施知情同意,防范医疗争议医院在医疗活动的不同阶段,自始至终都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6、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冲突不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部分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差,服务不到位造成的。 二、企业应收账款催收应注意什么 企业应收账款催收应注意事项如下: 1、密切关注债务人的经营状况。债权人应当在债务发生后对债务人的经营状况进行必要的了解和监控,债务人财务恶化的,可以立即采取必要的对策; 2、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债权。申请支付令是收回欠款的有效途径之一,时间短,见效快。诉讼是最有效、最终保护债权的手段。根本原因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只要债务人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件,债权人就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不是以债务人的意愿转移。债权人还可以在起诉前后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以确保判决生效后应收债务能够顺利收回; 3、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举证。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不能举证自己的主张的,应当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收集和及时提供证据尤为重要,否则将面临不利的法律后果; 4、注意诉讼时效期限。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的,丧失胜诉权;中国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债权人应当及时行使权利,并保留有关证据。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债权没有及时实现,诉讼时效也可以在主张自己权利的同时中断。从而重新计算时效,有效避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无法实现债权。 三、怎样进行债务纠纷的诉讼 遇到债务人欠债不还,通过起诉方式解决纠纷,应做的准备有: 1、有确定的被告。债权人起诉的首要条件是存在确定的被告。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应当起诉夫妻双方。 2、准备充分的证据。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因此,在起诉或应诉时应向法院提交必要的证据,否则当事人的主张有可能得不到法院的支持,将承担败诉的后果。 3、选择管辖法院。依照法律的规定,民事诉讼的管辖法院一般是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由于合同产生的债务,也可以在合同履行地法院立案。当事人应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法院,以利于判决的执行。多个被告的,择其一被告选择对己方有利的法院。 4、书写民事起诉状。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要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公正裁判的书面诉讼请求。 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款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