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扣除税的工资标准? |
释义 | 2020年工资扣税标准、计算方法及税率表。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3500元,扣除标准5000元/月。纳税计算公式为:(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表分7级,税率从30%到45%,速算扣除数从0到4513505元不等。 法律分析 一、2020年的工资扣税标准 工资扣除标准5000元/月(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二、2020年工资交税计算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三、2020年工资纳税税率表 2014年实行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50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个税免征额3500元(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具体表格如下: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 1不超过1500元的不超过1455元的3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 7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元的部分4513505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根据2020年的工资扣税标准,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方法。根据具体工资收入,可按照个税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个人的工资收入来计算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七章 征收管理 第一百二十五条 企业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应当统一核算应纳税所得额,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四章 税收优惠 第八十九条 依照本条例第八十七条和第八十八条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的项目,在减免税期限内转让的,受让方自受让之日起,可以在剩余期限内享受规定的减免税优惠;减免税期限届满后转让的,受让方不得就该项目重复享受减免税优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三章 应纳税额 第八十一条 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抵免企业所得税税额时,应当提供中国境外税务机关出具的税款所属年度的有关纳税凭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