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投毒未遂的应急处理方法
释义
    未遂犯罪的处理方式以及投毒罪的构成要件。未遂犯罪包括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对未遂犯的刑事责任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投毒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要件包括使用投毒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观要件是故意投毒并希望或放任造成不特定多人死伤或财产损失。投毒的毒物种类广泛,投放毒物的场所也多样。投毒罪的主体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法律分析
    一、投毒未遂怎样处理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犯罪未遂包括两种类型:
    1、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将犯罪的实行行为实施完毕,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没有得逞。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客观因素的介入,导致行为人不敢或不能把行为实行终了,以致犯罪没有得逞。
    2、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
    能犯未遂是指根据犯罪时的主客观情况,犯罪行为本来有可能得逞,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因素的介入使犯罪没有得逞。不能犯未遂,是指由于行为人主观认识上的原因或行为手段或行为对象等原因,犯罪不具备得逞的客观可能性。
    对未遂犯的刑事责任,刑法规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投毒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投放毒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该种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己威胁到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所谓毒物,是指含有毒质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如砒霜、敌敌畏、氰化钾、西梅脱、1059剧毒农药等。鸦片、大麻、吗啡等虽然也是毒物,但不包括在投毒罪的毒物之中。投放毒物的场所很多。为了毒害群众,有的在公用的自来水池、水渠、水井、公共食堂的水缸、饭锅以及公共食品中投毒;为了毒害牲畜,有的在牧场的饮水池和牲畜饲料中投毒;为了毒害家禽,有的在饲料中投毒,等等。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成为本罪主体。根据本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毒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谓故意,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的大量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投毒的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但不同的动机并不影响定罪。
    结语
    投毒未遂犯罪的处理方式因犯罪未遂的类型和可行性而有所不同。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完成但未成功,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由于客观原因导致犯罪未完成。能犯未遂是指犯罪行为有可能成功,但由于外部干扰未得逞,不能犯未遂是指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犯罪无法成功。对未遂犯的刑事责任,刑法规定可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投毒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造成严重损害,使用含有毒质的物质进行投放。投毒罪的主体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投毒行为的危害性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三百三十一条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发现传染病、突发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异常健康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章 毒品管制 第二十一条 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管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实行许可和查验制度。
    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许可制度。
    禁止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储存、提供、持有、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