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家庭赡养人口数怎么算 |
释义 | 直接计算失去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依靠赡养义务人给付生活费的老人的数量即可。赡养人口数,简单讲就是承担法定赡养义务的人口数,是指失去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依靠赡养义务人给付生活费的老人。 一、赡养老人问题法院一般怎么判 子女对父母具有赡养义务。 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对于不肯赡养父母或子女,甚至虐待老人、孩子的行为,不仅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更要承担法律的责任。 不愿付老人赡养费有如下后果:父母可以据此起诉不支付赡养费的子女。且在分割老人遗产时,对该赡养人应当不分或者少分。若情节恶劣的,还会构成遗弃罪,应当对行为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赡养老人从多少岁开始 当老人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的时候,子女应该履行赡养义务。无劳动能力的一般是指父亲达到60周岁,母亲55周岁。 赡养费是指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费用,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费用帮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人民法院认定赡养费的标准包括:当地的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赡养人的经济能力。 赡养费的给付内容分六个方面: 1、老年人基本赡养费; 2、老年人的生病治疗费用; 3、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费用; 4、老年人的住房费用; 5、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 6、必要的保险金费用。 三、儿媳能继承公婆遗产么 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应当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公婆的遗产。 这里的主要赡养义务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经济上对老人进行扶助、供养。对于没有生活来源或者其生活来源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条件的老人来讲,不仅应当从生活上进行照料,而且在经济上也给予生活费、医疗费等方面的资助。 2、在生活上与老人共同生活,经常照料、伺候老人,关心、体贴老人。如送煤、做饭、打扫卫生、有病送医院进行护理等。 3、赡养老人具有长期性、经常性。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