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冒名顶替贷款还款是否属于诈骗? |
释义 | 如有故意欺骗银行取得贷款并造成重大损失的情节,涉嫌骗取贷款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175条之一,若欺骗手段导致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遭受重大损失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若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处罚。 法律分析 一般来说是不构成的如果可以把贷款按时归还,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给银行造成损失,那么是不构成犯罪的,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的贷款无力偿还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涉嫌骗取贷款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假资料贷款还款引发的法律责任与法律纠纷 假资料贷款还款引发的法律责任与法律纠纷主要涉及欺诈行为和违约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使用假资料进行贷款申请属于欺诈行为,可能导致民事和刑事责任。借款人使用假资料获得贷款后未能按时偿还,将触发违约责任,可能面临法律追偿和信用记录受损等后果。同时,贷款机构也需承担一定责任,如未能充分审查资料真实性,可能面临追责和赔偿要求。当出现此类纠纷时,当事人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包括起诉欺诈行为、要求追偿或请求减免债务等。综上所述,假资料贷款还款引发的法律责任与法律纠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 结语 使用假资料进行贷款申请属于欺诈行为,可能导致民事和刑事责任。借款人未能按时偿还贷款将触发违约责任,可能面临法律追偿和信用记录受损等后果。贷款机构也需承担责任,如未审查资料真实性,可能面临追责和赔偿。当事人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包括起诉欺诈行为、追偿或减免债务。综上,假资料贷款还款引发的法律责任与纠纷需综合分析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九条 (删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