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抢人手机负什么法律责任
释义
    抢夺他人手机涉嫌抢劫罪,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需要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裁判要旨
    1.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
    2.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发现被告人有遗漏的罪行可以一并起诉和审理的,可以补充起诉。
    3.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重罪轻判,适用刑罚明显不当的,应当提出抗诉。
    二、抢劫罪发布意义
    1.正义永远不会缺席,坚决追诉影响恶劣的陈年命案。追诉期限不是犯罪分子心存侥幸、逃避处罚的“挡箭牌”,对于超过二十年追诉期限的陈年命案,经审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犯罪性质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影响依然存在,不追诉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或者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的,必须依法坚决追诉,做到“虽久必究”。
    2.案件质量永不放松,夯实陈年命案的证据基础。办理陈年命案不能因为时隔久远、证据短缺就放松审查标准,检察机关充分发挥重大命案提前介入机制的优势,始终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审查标准,将案件质量摆在第一位,确保案件能够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
    三、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三种观点:
    1.应以行为人的抢劫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为标准,已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为既遂,尚未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是未遂。
    2.认为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为特征的侵犯财产权利,同时也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因此,无论抢到财物与否,只要在抢劫中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就是既遂。
    3.认为本条对抢劫罪分两款作了规定,实际上是两个犯罪构成,因此,应当按照两种情况,分别确定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即第一款是一般抢劫罪,就应以抢到财物与否为既遂与未遂的标准;第二款是结果加重犯,不存在未遂的问题。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