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战时拒绝服役罪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 |
释义 |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及战时逃避征召罪的判刑标准。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兵役管理活动秩序、情节严重、一般主体和故意为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军事训练的预备役人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战时逃避征召罪的立案标准包括无正当理由拒绝征召、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拒绝征召、煽动他人拒绝征召等情节严重情形。 法律分析 一、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指的是在战时兵役部门向公民发出应征服役通知时,公民拒绝或者逃避兵役部门的应征,情节严重的行为。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了兵役管理活动秩序。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如果公民拒绝或者逃避履行服兵役的义务,就是对兵役管理制度的侵犯; 第二,在客观方面,本罪表现为犯罪嫌疑人在战争时期,具有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拒绝手段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自伤身体、雇用他人冒名顶替、装病、装残及伪装身体不合格条件等。并且,需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 第三,在主体上,本罪为一般主体。只要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且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 第四,在主观上,要求犯罪嫌疑人上故意为之,以逃避兵役为目的采取一系列行为。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战时逃避征召罪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战时逃避征召罪立案标准包括: 预备役人员战时逃避征召,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或者采取自伤、自残等方式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结语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兵役管理活动秩序、情节严重的拒绝、逃避兵役行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及故意逃避兵役的主观意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军事训练,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者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战时逃避征召罪的立案标准包括无正当理由拒绝征召、采取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逃避征召、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征召以及其他情节严重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2020修订):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条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文职人员在执行本法规定的任务时,依法履行人民武装警察的有关职责和义务,享有相应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三十五条 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五十一条 本章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 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