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受理和立案是一回事吗
释义
    一、受理和立案是一回事吗
    1、定义不同。
    2、先后时间不同。立案:立案在后,应该先受理。没有受理,只是审查,发现案件没有管辖权的应当可以不予受理。受理:受理在前,受理不一定立案,但立案却必须受理在先。
    3、“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予以接受并决定立案审理,从而引起诉讼程序开始的一种诉讼活动;
    “立案”一般是公安局、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按照管辖范围,迅速受理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进行登记,备案,以便侦察审理的活动。在此,受理不一定立案,但立案却必须受理在先。
    二、立案的条件
    (一)刑事立案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有犯罪事实存在。
    2、该犯罪事实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有犯罪事实,但法律规定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能立案。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不能立案;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过特别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刑法告诉乃论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被告人已经死亡的。
    6、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立案日期和受理日期一样吗
    立案日期和受理日期不一样。受理不意味着立案,受理是收到了立案申请,是否立案还需要审查,可能受理后不立案。立案是正式立案作为案件处理。立案一般在受理之后,不可能在受理之前。如果立案比较快,也可能受理和立案的日期是同一天。受理与立案的概念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也不相同,受理早于立案,受理是立案的条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司法解释(四)》
    第一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无管辖权为由对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受理,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经审查认为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案件确无管辖权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二)经审查认为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有管辖权的,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仲裁,并将审查意见书面通知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仍不受理,当事人就该劳动争议事项提起诉讼的,应予受理。
    第二条仲裁裁决的类型以仲裁裁决书确定为准。仲裁裁决书未载明该裁决为终局裁决或非终局裁决,用人单位不服该仲裁裁决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经审查认为该仲裁裁决为非终局裁决的,基层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二)经审查认为该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的,基层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应告知用人单位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裁定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仲裁裁决;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第三条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用人单位申请撤销终局裁决的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中级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书。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3: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