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该如何 |
释义 | 权益受到侵害时的处理如下: 1、通过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保护; 2、受害人可以在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 3、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受害人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一、合法的民事权益包括: 1、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2、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3、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4、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5、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6、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7、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8、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9、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二、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有: 1、安全保障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依法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知悉真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3、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5、获得赔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依法结社权。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知识获取权。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8、维护尊严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批评权。消费者有权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批评、建议,对违法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