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进入合同纠纷解决程序 |
释义 | 分为六步。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也会出现合同纠纷。那么出现合同纠纷后,其处理程序一般有如下几种: 1、发律师函,要求对方依据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比如对方在收到货款后,迟迟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发货。 2、发解除函,要求解除与对方签订的合同。比如对方在收到货款后,在约定时间没有发货,而货物比如月饼具有时效性,其迟延发货已构成根本违约,因此主张解除合同。 3、发律师函,要求对方先履行合同义务。比如合同中约定对方先付款,我方收款后才发货。在对方要求我方先发货时,可以根据合同要求对方先付款。 4、发律师函,通知中止履行。比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对方经营情况恶化,可能丧失履行合同能力时,可以中止履行。 5、直接到法院起诉或申请仲裁,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6、直接到法院起诉或申请仲裁,要求解除合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第五百九十一条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请求赔偿。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负担。 第五百九十二条当事人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对损失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减少相应的损失赔偿额。 第五百九十三条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依法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处理。 第五百九十四条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