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判决中民事赔偿问题 |
释义 | 刑事附民事法院赔偿:根据《刑事诉讼法》,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和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赔偿的数额。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和康复费用,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以及丧葬费等。 法律分析 刑事附民事法院赔偿,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 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 拓展延伸 刑事判决对民事赔偿的法律规定与实践 刑事判决对民事赔偿的法律规定与实践是指在刑事案件中,当被告人被判决有罪时,法院除了对其进行刑罚的裁定外,还会考虑对受害人进行民事赔偿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刑事判决中的民事赔偿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和实践。首先,法院会根据受害人的损失情况,确定被告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并在判决书中明确赔偿金额。其次,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确保被告人履行赔偿责任。此外,法院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直接在刑事案件中解决民事赔偿问题。此外,被害人也可以自行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总之,刑事判决对民事赔偿的法律规定与实践旨在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语 刑事附民事法院赔偿的规定和实践旨在保护受害人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5条,法院在判决中将考虑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并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赔偿的数额。对于人身损害,应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对于残疾和死亡,还应赔偿相应费用。法院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确保赔偿责任得到履行。此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自行提起民事诉讼也是解决民事赔偿问题的途径。这些规定和实践旨在确保受害人得到公正补偿,促进社会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事赔偿 第三节 赔偿程序 第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处理赔偿请求,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必要时,可以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情况、收集证据。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机关对损害事实及因果关系有争议的,赔偿委员会可以听取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陈述和申辩,并可以进行质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事赔偿 第二节 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第二十一条 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依照本法的规定应当给予国家赔偿的,作出拘留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的,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二审改判无罪,以及二审发回重审后作无罪处理的,作出一审有罪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事赔偿 第三节 赔偿程序 第二十四条 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的,或者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赔偿义务机关是人民法院的,赔偿请求人可以依照本条规定向其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