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标法最新商标在先使用权 |
释义 | 1、在先使用权的范围 在先使用权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就商标而言,在先使用人不得改变原商标图样使之更近似于注册商标。如果在先使用人改变原商标图样使之更加有别于注册商标,应当允许并鼓励此种改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服务商标继续使用问题的通知》第3条规定,使用人不得改变该服务商标的图形、文字、色彩、结构、书写方式等内容,但以同他人注册的服务商标相区别为目的而进行的改变除外。例如,在先使用人使用的商标为印刷体的长城,注册商标由手写体长城两字和长城图形组合而成,如果在先使用人将其商标长城字体做接近于注册商标字体的改变,或者加上长城图形,就属于不正当使用,应当予以禁止。如果在先使用人在不改变字体的前提下在长城之前加上表示地理位置的山海关字样,使其商标改变为山海关长城,则此种改变为更有别于注册商标的改变,应当允许并予以鼓励。第二,就使用商品或者服务而言,在先使用人只能在原使用商品或者服务上继续使用,不得扩大使用商品或者服务的范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服务商标继续使用问题的通知》第3条规定使用人不得增加该服务的服务项目。例如,在先使用商品所使用的商品为第25类衬衫,注册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为第25类服装、领带、鞋、帽等。其中衬衫与服装属于类似商品,则在先使用人只能继续在衬衫商品上继续使用其商标,既不得在领带、鞋、帽使用,也不得在衬衫以外的服装产品(如西服、裤子等)上使用其商标,否则构成对注册商标的侵害。 2、在先使用权的行使方式 我国台湾地区第23条第二款规定,人并得要求其附加适当之区别标示。《日本商标法》第32条第二款也有类似的规定,日本学者将商标注册人的此项权利称为附以防止混淆的标志的请求权,而且根据《日本商标法》第32条的规定,此项请求权的主体还包括注册商标的独占许可使用人。《美国商标法》也规定专利商标局长在准予并存注册的同时规定各商标所有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方式、地点或者有关商品的条件和限制。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服务商标继续使用问题的通知》第6条第三款规定:继续使用与注册人的使用发生实际混淆,造成消费者误认的,继续使用人应当在使用服务商标时,增加地理名称标志,以便于与注册人使用的服务商标相区别。本文也认为,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防止消费者发生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混淆,商标注册人有权要求在先使用人在使用其商标时,加上适当的标示以有别于注册商标。如果不能加上适当标示,在先使用人不得继续使用其商标。其中,所谓适当要求所加标示使在先使用商标足以与注册商标相区分;适当的标示包括在先使用人的字号、所处地域的名称等。但是加上适当标示所形成的区别不要求使在先使用的商标与注册商标达到互不近似的程度。 一、在先使用权的移转 商标在先使用权制度是对在先使用商标和注册商标既存状态的一种维护,如果允许在先使用权人授权或者单独转让其使用权则会破坏此种既存状态,也会改变先使用权人和商标注册人之间的竞争关系,不适当地影响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使。例如,在先使用权的许可可能会影响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许可。因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服务商标继续使用问题的通知》第3条规定使用人不得将该服务或者许可他人使用,本文同意此种观点,即原则上在先使用人不得将其商标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但是,如果在先使用人为法人因合并或分立,或者在先使用人为自然人因死亡而发生业务承继关系时,业务承继人有权继续使用在先使用的商标。自本质而言,承继人取得的是被承继人的业务,并非单独的在先使用权。 二、关于商标在先使用权的地域限制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服务商标继续使用问题的通知》第3条规定使用人不得扩大该服务商标的使用地域。在商标法修订过程中,也曾设有商标在先使用权条款并规定有地域限制。本文认为,商标在先使用权作为侵害商标权的抗辩事由,其功能主要在于对抗商标注册人的侵权请求。在先使用人继续使用人继续使用其商标以加上适当标示为条件,从而与注册商标形成区分,避免消费者的混淆。只要满足这一区分要求,就不会损害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因此,不宜限定在先使用人继续使用其商标的地域范围。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