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宪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释义 | 宪法的基本特征如下: 1.《宪法》的内容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 一、与宪法相比一般法律 宪法与一般法律相比,大致有如下特点: 1、根本性。宪法只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如:国家的根本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等。 2、最高权威性。宪法的地位和效力高于其他法律。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是母法、基础法,其他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制定的依据。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 3、原则性。宪法只规定有关问题的基本原则。将该问题的具体规定交给下位法解决。 4、纲领性。宪法明确表达对未来目标的追求。其自身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宪法不仅应该确认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和建国方案,而且应该确认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宏观发展思路。 5、相对稳定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直接关系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宪法能否保持应有的权威和尊严。因此,要有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二、反分裂国家法有哪些规定 一部解决台湾问题的授权法 《反分裂国家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反分裂国家的法律措施,特别是依据该法规定需要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时,该法规定,由国务完、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和组织实施并及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一部尊重人权的人权法 《反分裂国家法》从和平统一祖国的立场出发,立足于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即便是在肯定使用非和平方式来实行祖国统一目标时,也把台湾同胞和在台外国人的权利作为该法所要尊重和保障的最重要的法律利益,体现了该法作为人权保障法的特性。 一部反分裂国家的特别法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士完整一直是我国立法的根本宗旨。在我国现行宪法、国防法等法律中,都有关于反分裂国家的法律原则的规定。现行刑法第103条还将分裂国家行为确定为一种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所以,反分裂国家的立法在我国是有着深厚的宪法和法律基础的。 一部政治法 《反分裂国家法》旗帜鲜明地表达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政治主张。并且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一部和平宪法 《反分裂国家法》虽然不是通过宪法制定或修改程序来定的,但是,从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以2896票赞成、2票弃权和3票未按表决器高票通过这部法律的结果来看,该法律实质上体现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宪法一样的民意基础。 三、依法治国是什么时候写入宪法 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的时间是1999年3月15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