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放弃遗产继承后可否撤销的 |
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继承和受遗赠的放弃和接受的条件。继承人应在遗产处理前书面表示放弃继承,否则视为接受。受遗赠人应在知道受遗赠后60天内表示接受或放弃,否则视为放弃。如果继承人在遗产处理前或诉讼中反悔放弃继承,法院会根据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但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反悔放弃继承将不被承认。 法律分析 1.原则上可以撤销,但有条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的接受和放弃】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 第三十六条遗产处理前或者在诉讼进行中,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反悔的,不予承认。 拓展延伸 遗产继承放弃后的法律后悔:撤销是否可行? 在遗产继承放弃后,撤销的可行性取决于具体的法律规定和相关情况。根据大多数司法体系,一旦遗产继承放弃,通常是无法撤销的。这是因为放弃遗产继承是一项严肃的法律行为,一旦确认并签署相关文件,就意味着您自愿放弃了对遗产的权益。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存在欺诈、胁迫或错误的情况下进行放弃,可能会有一定的法律救济途径。但是,这需要您提供充分的证据并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证明撤销的正当性。因此,一般情况下,放弃遗产继承后的撤销是不可行的,建议在做出决定之前慎重考虑后果。 结语 放弃遗产继承后的撤销通常是不可行的。根据法律规定,一旦确认并签署相关文件,您自愿放弃了对遗产的权益。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如存在欺诈、胁迫或错误,可能会有一定的法律救济途径。但需要提供充分证据并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建议在做出决定之前慎重考虑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