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罪的刑罚是什么? |
释义 | 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罪不存在,但可根据具体罪名判决:1、妨害公务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2、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执行职务的,依法处罚;3、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履职的,依法处罚。 法律分析 不存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罪,但是可以根据其具体的罪名作出判决,具体如下: 1、如果是由于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触犯了妨害公务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2、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规定处罚; 3、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罪的法律适用范围和刑罚确定方式 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罪是指故意破坏社会稳定和秩序的行为,其法律适用范围涵盖了一系列违法行为,如暴力冲击、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煽动暴乱等。根据我国刑法,对于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罪的刑罚确定方式主要考虑犯罪的性质、危害程度、社会影响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判决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罚金、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形式,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刑罚的确定也要遵循法律的原则和规定,确保公正、公平的司法实践。 结语 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罪是一种破坏社会稳定和秩序的行为,其法律适用范围广泛。根据我国刑法,对于此罪的刑罚确定主要考虑犯罪性质、危害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判决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罚金、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形式,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刑罚的确定需遵循法律原则,确保公正、公平的司法实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