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哺乳期判刑怎么执行 |
释义 |
法律分析: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满足条件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予以监视居住;正在怀孕的罪犯应当停止死刑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七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二百六十二条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三)罪犯正在怀孕。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第二百六十五条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
随便看 |
- 社区干部属于国家干部吗
- 台湾同胞处理大陆居住证
- 手机被偷三天还有钱,报警了,还没查出来,咋回事
- 手机被偷三天还有钱,报警了,还没查出来,咋回事 -法律知识
- 手机维修两次,第三次出现问题,还能退货吗?有折旧费吗?
- 手机被偷报案好几个月没消息
- 多寄了一部手机,对方不退怎么办?
- 多寄了一部手机,对方不退怎样办?
- 手机被偷三天还有钱,报警了,还没查出来,咋回事 法律问题
- 手机被偷三天还有钱,报警了,还没查出来,咋回事?
- 手机被偷三天还有钱,报警了,还没查出来,咋回事
- 多寄了一部手机,对方不退应该怎么办?
- 手机被偷三天还有钱,报警了,还没查出来,咋回事
- 手机被偷三天还有钱,报警了,还没查出来,咋回事
- 手机被偷三天还有钱,报警了,还没查出来,咋回事 -法律知识
- 手机欠费几个月是交几个月的钱
- 手机卡给了朋友然后结果显示诈骗但是我根本没有参与
- 手机丢了三天了还可以报案吗
- 手机被偷多久报警有效
- 手机丢了半个月还能报警吗
- 不知情收到偷来的手机如何判
- 因感情不和而分居需要什么条件
- 因感情不和而分居需要哪些条件
- 因感情不和而分居需要什么条件
- 因感情不和而分居需要什么条件?
- doctrine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mutual accommodation
- doctrine of national law
- doctrine of natural prolongation
- doctrine of necessity of law
- doctrine of no cure, no pay
- doctrine of no-fault liability
- doctrine of nominalism
- doctrine of non-abuse of competitive rights
- doctrine of nonexemption from liability
- doctrine of nonrecognition
- doctrine of nonretroaction
- doctrine of objective dangerousness
- doctrine of observing new laws
- doctrine of observing new laws and old ones when with lighter punishments
- doctrine of observing old laws
- doctrine of observing old laws and new ones when with lighter punishment
- doctrine of obvious and ongoing danger
- doctrine of one thing, one right
- doctrine of ordeal
- doctrine of partition
- doctrine of part performance
- doctrine of perception
- doctrine of performance in person
- doctrine of physical factors
- doctrine of positive tru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