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的概念是什么,农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释义 | 土地托管在农村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农民不放心将土地托管给他人,托管费用高,找到合适的托管人才困难,托管存在风险,粮食价格不稳定。要推广土地托管,需要留住高质素人才,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以及适当调控粮食价格。只有实现这些,土地托管才能在农村得以推广。 法律分析 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的概念 土地流转农民得到的只是租赁的费用,一般以年为基准进行支付,这是农民土地的所有收入; 土地托管就相当找一个长期的劳动力去帮我们种地,无论年收入多少,去除托管费用后都交给农民。 农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 一、托管给别人不放心 虽然土地托管的对象是有一定农技知识的人员,他们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有责任感。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国的农机化发展速度还比较慢,土地耕种主要依靠人工劳作。土地一旦托管给别人,不是自家土地也没那么上心,大多都是种植收获期忙一下,中间田地的管理,锄草施肥等不到位,导致田地收成也不是很理想。 二、托管费用较高 如今在农村,托管费用还是比较高的,再加上一年的化肥种子农药,生产资料的费用+生产劳动力的费用+生产机械的费用,算起来也是一笔不少的支出。 三、托管困难 真正接收土地的人才一般都有较高的素质,他们需要懂技术,能吃苦,有责任心,服务意识强。对各个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农村这种高素质人才比较少。农民想找一个靠谱的人托管,确实还比较困难。 四、托管有风险 土地托管和流转不一样,土地租赁给别人,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农民都落个清净,不用再去操土地的心,至少这一年是有租赁的收成的。但是土地托管,一旦遇上干旱、灾涝等自然灾害,农作物大面积减产,有的甚至血本无归,这一年的收入就要为零了。 五、粮食价格不稳定 最近两年,粮食价格不稳定,玉米价格一直下跌,一斤才几毛钱,小麦价格也一样。即便是托管给懂*技的技术人才,粮食产量增收,但是低价卖出去,农民收入依然没有保障。这也是农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一年虽说托管出去了,还是需要操心,结果也差强人意,除去托管费用,一年也多挣不了多少钱,都不愿意瞎折腾。 想要真正实行土地托管,需要留住大量高质素人才,让农民安心;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让农民放心;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资金投入,对粮食价格进行适当调控,让农民舒心。我相信只有把这些事情踏踏实实落到实处上,土地托管才有可能在农村生根发芽。 结语 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是农村土地管理的两种概念。土地流转主要是农民通过租赁土地获取租金作为收入,而土地托管则是将土地交给专业人员进行耕种管理,收入除去托管费用后归农民所有。然而,农民不愿意选择土地托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担心托管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责任感;高昂的托管费用以及难以找到合适的托管人员;托管存在风险,如自然灾害导致收入为零;粮食价格不稳定,影响农民的收入保障。要真正实行土地托管,需要留住高素质人才,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政府支持和资金投入,以及适当调控粮食价格,才能让农民放心选择土地托管。只有将这些措施切实落实,土地托管才能在农村蓬勃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第三章 土地沙化的预防 第二十条 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不得批准在沙漠边缘地带和林地、草原开垦耕地;已经开垦并对生态产生不良影响的,应当有计划地组织退耕还林还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第四章 沙化土地的治理 第二十三条 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防沙治沙规划,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因地制宜地采取人工造林种草、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和合理调配生态用水等措施,恢复和增加植被,治理已经沙化的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第三章 土地沙化的预防 第十九条 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在编制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供水计划时,必须考虑整个流域和区域植被保护的用水需求,防止因地下水和上游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植被破坏和土地沙化。该规划和计划经批准后,必须严格实施。 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农牧业和其他产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