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告提出反诉,庭审是否继续? |
释义 | 被告当庭提出反诉,法院会征求双方意见,如双方同意,不重新开庭;自诉案件可提反诉,需满足条件;自诉案件与公诉案件区别在犯罪性质、当事人权利、诉讼时间、举证责任和刑罚处罚等方面。 法律分析 一、被告当庭提出反诉还继续开庭吗 被告当庭提出反诉,正常情况下,法院会征求双方的意见,如果双方同意继续审理,法院就不会重新开庭审理;如果有一方不同意,法院会立即中止审理,给双方一定的举证等准备时间,然后另定时间,重新开庭审理。 二、自诉案件可以提反诉吗 可以,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原告有提起诉讼的权利,被告有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提起反诉的权利。反诉就是在已经由原告起诉而开始的民事诉讼程序的争议和理由有牵连的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和合法利益的要求。被告提起反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反诉的被告必须是原诉的原告。 2、反诉应当在本诉起诉之后,法庭辩论终结之前提起。 3、反诉只能向审理本诉的人民法院提起。 4、反诉与本诉的诉讼标的或者诉讼理由相互有牵连。 5、反诉与本诉应属于同一诉讼程序。 三、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区别 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自诉案件,由被害人自己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的案件。二者存在的区别主要有: 1、犯罪性质和危害程度不同。公诉案件中犯罪行为一般来说比较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大;自诉案件犯罪行为多数不甚严重,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比较小。 2、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完全相同。 (1)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反诉;而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能就案件事实本身对司法人员提出反诉; (2)自诉人有权提出上诉,享有独立的上诉权;而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没有独立的上诉权,只能请求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 3、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时间不同。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而自诉案件的被告人随时有权委托辩护人。 4、举证责任不同。自诉人承担完全的举证责任;公诉案件的举证责任完全由公诉机关承担。 5、刑罚处罚的轻重不同。自诉案件,一般都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而公诉案件的刑罚处罚可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 结语 被告当庭提出反诉时,法院会根据双方意见决定是否继续开庭审理。自诉案件可以提出反诉,但需满足一定条件。自诉案件与公诉案件有诸多区别,包括犯罪性质、当事人权利、诉讼时间、举证责任和刑罚处罚等方面。了解这些区别对于理解法律程序和保护自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二十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八十二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八十一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除依照本章规定外,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