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网上立案多久才能审核通过
释义
    法律分析:网上立案,一般提交立案之后,在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如果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应当及时登记立案;如果当事人和代理人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法官应当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如果当事人的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且无法通过补正材料解决的,裁定不予受理。
    一、法院受理诉状多久发出
    如果按照法院的要求,提交诉状及相关材料,法院一般在七日内会立案受理。如果法院决定不受理,按民诉法规定,应出具不予受理裁定书。我国现施行立案登记制度,即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不进行实质审查,仅仅对形式要件进行核对。除了法律规定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外,法院对于当事人提交的诉状一律接收,并出具书面凭证。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符合诉讼法规定条件的,当场登记立案。立案时,当事人应向法院提交原告身份证复印件、被告身份证复印件、民事起诉状及证据材料等。民事起诉状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一)、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二)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法院立案后,从立案到结案,如果适用普通程序,那么需要六个月,如果适用简易程序,需要三个月。如果案件需要公告送达法律文书,需要鉴定、评估等,时间会增加。
    二、行政诉讼怎么起诉
    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诉状后,应予以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①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②起诉是否符合法定起诉程序,即审查行政复议是否必经程序;③是否重复起诉;④起诉手续是否完备,起诉状内容是否明确。
    经过审查,人民法院可作如下处理:(1)决定受理。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在接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立案,并及时通知当事人。(2)认为所接受的案件有欠缺或基本证据不足的,要求当事人补正。补正后符合受理条件的,从当事人补正后交人民法院之日起七日内立案,当事人无法补正或逾期不补正,因而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在七日内裁定,通知原告不予受理。(3)人民法院认为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在接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不予受理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在七日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的,应当先予受理;受理后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
    三、立案后下一个程序是什么
    立案后下个程序就需要答辩、提交证据、证据交换,然后等待法院的审判。
    刑事案件立案后就还有诸多程序。刑事公诉案件的立案分为两个阶段,即刑事侦查立案和刑事审判立案。刑事侦查立案,是侦查机关接受报案人或控告人的举报,或侦查机关自行发现犯罪线索,予以立案侦查。侦查立案之后,侦查机关就收集证据、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司法鉴定、审计等等。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的,就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刑事审判立案,检察院审查侦查机构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后,认为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的,向人法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立案后,就安排开庭,组织控辩双方对证据进行质证、辩论,听取被告人的陈述,综合全案证据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刑事自诉案件立案后,人民法院组织控辩双方对证据进行质证、辩论,综合全案证据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
    起诉、自诉和申请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应当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在指定期限内经补正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登记立案。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应当依法裁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并载明理由。当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复议。禁止不收材料、不予答复、不出具法律文书。
    法律依据:《北京法院网上立案办法》第十一条除本办法另有规定外,立案法官对网上立案的申请,应于系统接收起诉材料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作出如下处理:(一)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应当及时登记立案;(二)当事人和代理人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法官应当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在指定期限内经补正符合法定条件的,登记立案。逾期未补正或者经补正不符合要求的,裁定不予受理;(三)当事人的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且无法通过补正材料解决的,裁定不予受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7: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