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举报人的个人信息是否会暴露?
释义
    举报人应得到安全保障,举报信息只能由办案机关查询,其他人要保密。《刑事诉讼法》规定,报案、控告、举报可书面或口头提出,工作人员应记录并核实,解释法律责任。即使事实有出入或错告,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应严格区别诬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法院应保障举报人及亲属安全。举报人如不愿公开身份,应保守秘密。
    法律分析
    举报人一般不会被别人查出来。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举报者的信息只能由办案机关的工作人员查询,对其他人要保密。
    法律客观: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拓展延伸
    个人信息保护措施:举报人隐私如何得到保护?
    举报人的隐私在个人信息保护措施下得到了充分的保护。为确保举报人的个人信息不被暴露,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我们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举报人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仅在必要的情况下与相关机构共享。其次,我们建立了安全的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加密技术和访问权限控制,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露。此外,我们对员工进行隐私保护培训,强调保密义务和责任。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致力于保护举报人的隐私权,确保其个人信息安全,并为其提供安全、可信赖的举报渠道。
    结语
    我们将严格保护举报人的隐私,确保其个人信息安全。根据法律规定,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将得到保障。我们采取多项措施,包括保密举报人的个人信息、建立安全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对员工进行隐私保护培训,以确保举报人的隐私权不被侵犯。我们致力于为举报人提供安全、可信赖的举报渠道,保障其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五章 行政处罚的决定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四十八条 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依法公开。
    公开的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变更、撤销、确认违法或者确认无效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三日内撤回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并公开说明理由。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8: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