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辞职了公司迟迟不给予回应,怎么办? |
释义 | 劳动者提交辞职申请后一个月内,用人单位拒绝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办理离职手续。离职手续包括健康检查、工作交接、财物清偿、证件退还、经济补偿金支付、竞业禁止协议签订、解除证明出具、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办理。 法律分析 劳动者提交辞职申请后已满一个月,用人单位拒绝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为其办理离职手续。员工办理离职手续的流程: 1、为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做健康检查。 2、办理工作交接。离职员工除工作交接外,应立即停止以用人单位的名义对外从事一切业务。将该员工经手的工作交接到其他人员或主管。工作交接有助于防止员工仓促离职,出现工作脱节,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公司财物、文件资料及清偿债务。员工在公司期间,由公司配发的或者由员工本人掌管的属于公司的财物,企业应指定专人接收。并将员工在职期间保管和使用的全部文件资料进行清理,如客户名单、各种图表图纸、财务账本、工作计划、技术资料等。另外,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公司应清查该员工在职期间是否欠有公司债务,如借款、赔偿款、罚款等。 4、退还员工证件及结清工资。 5、如是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6、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对于公司认为需要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则在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中明确员工的相应义务。 7、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8、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结语 员工办理离职手续的流程包括:健康检查、工作交接、财物清偿、证件退还和工资结清、经济补偿金支付、竞业禁止协议签订、解除证明出具,以及档案和社保关系转移手续办理。劳动者提交辞职申请后一个月内,若用人单位拒绝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履行离职手续义务。这有助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确保离职过程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一条 【经济性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