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执行案件立案程序 |
释义 | 根据规定执行案件立案程序标准如下: 一、人民法院受理执行案件需符合下列条件: 1、申请或者移送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 2、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者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 3、申请执行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4、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 5、义务人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 6、属于受申请人民法院管辖。 二、申请执行应提交下列文件和证件: 1、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一般应由当事人依法提出申请,再由一审案件承办人注明生效时间; 2、申请执行书。申请执行书应当写明申请执行的理由、事项,执行标的以及申请执行人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 3、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副本、仲裁裁决书、公证债权文书及执行证书等; 4、申请执行的身份证明,公民个人申请的,应提交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 5、继承人或者权利承受申请执行的,应当提交继承或者承受权利的有效证明文件; 6、其他应当提交的文件或者证件。 三、管辖 1、申请执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的由一审人民法院管辖; 2、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和公证债权文书的,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四、申请执行期限 1、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2、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书、裁定书、行政赔偿调解书,申请人是公民的,申请期限为一年,申请人是行政机关、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期限为180天; 3、行政决定的申请期限为180天。 前三款规定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计算;法律文书中没有规定履行期限的,从该法律文书送达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