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消费资本论是国家禁止的吗
释义
    消费资本论是合法的。
    我国现在言论相当自由,消费资本论作为一种思想本身并没有合法非法之说,关于消费资本论的书也有几本是合法出版的,但是消费资本论被传销界大规模利用,确实是社会的一大隐患。
    一、消费资本化理论一开始并不是为传销创立的,它是一种自由的思潮和论调,类似乌托邦,但并未上升到理论高度。消费资本化理论并不被主流经济学界看好(包括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没有取得多大学术影响。二十一世纪初,带着一大堆虚假和不只所谓头衔的陈瑜、应光荣等人如获至宝,纷纷著书立说,自诩消费资本理论创始人,并把自己包装成经济学界新泰斗,广大群众和消费者的大救星,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理论导师。新的消费资本论充斥着各种颠倒是非,毫无事实根据和逻辑混乱的论据、推理,一切以骇人听闻和博人眼球为中心。大师们就靠着这一理论和他们那一堆的头衔行走江湖,还郑重其事的跑到各种毫无影响力,名称却各种高大上的山寨论坛发表讲话。陈瑜们这一套不搞调查研究,不讲科学道理,专门吹牛皮放卫星的成功学理论方法和传销者不谋而合,很快就成为传销界的新经济理论指导,成为一众传销组织别有用心的组织者和不明真相的底层传销者蛊惑人心、自欺欺人的理论工具。
    二、非法集资以及传销活动猖獗,是有目共睹的现象。在各种非法集资屡禁不绝的背后,有一个看似创新、实则荒谬的理论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即所谓的消费资本化理论。
    因为,几乎所有的传销活动组织者和非法集资的组织者都在有意无意的模糊投资和消费的区别,他们宣称消费可以致富,或者买他们的东西既是消费也是投资机会等等,可以说这已经成了最具蛊惑效应的所谓理论了。所以,批驳所谓的消费资本论,划清投资和消费的界限,非常有意义的。
    消费资本论声称消费资本化是将消费向生产领域延伸。当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时,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应把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采购视同是对本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给消费者。
    此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他的消费行为同时变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和参与企业生产的投资行为。于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消费转化为资本。
    按照这一理论,“过去,普通人没有进行资本增值和积累的平台,或者说平台非常稀少和狭窄。但是,通过消费资本化,只要进行消费,何人都可以将消费转化为投资,将他的消费资本放到自己选择的企业平台上进行增值和积累。”
    在这个基础上,“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提出者更把该理论标榜为穷人经济学,表现出一种危险的煽情色彩。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消费本来就很拮据,非要让他去做消费致富之梦,其结果不是买了一堆不需要的消费品,就是投资帮助了富人赚更多的钱。
    要知道,任何商机都不是免费的,所谓穷人经济学的提法只会鼓励缺乏经济知识的人做不切实际的梦想,混淆自己的行为,降低对风险的防范。
    消费的风险是花钱买到不适用的消费品,而投资的风险则是血本无归的可能。所谓的“消费资本化”理论让很多人以投资者的心理充当消费者,自我麻痹在梦想中,吃亏是必然的。
    所谓的消费资本化理论的要害是根本混淆了消费与投资的本质区别,偷换了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消费行为是人们利用消费品或服务满足自我需要的过程,投资则是人们利用资本谋利的行为。表面看,二者都是花钱的行为,但花钱只是这两个不同行为过程的开始,绝不是它们的全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
    第二条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第三条 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第六条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
    大众传播媒介应当做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宣传,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9:05:33